入门客AI创业平台(我带你入门,你带我飞行)
博文笔记

JavaScript中变量的定义方式

创建时间:2016-05-28 投稿人: 浏览次数:1146
在JavaScript中,变量的定义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隐式定义,另一种是显式定义。
隐式定义是直接给变量赋值,如c=3;a="hello";
显示定义是用var关键字来定义,声明时变量可以没有初始值,并且变量的类型也是不确定的,只有在第一次给变量赋值时,变量的数据类型才确定。如
var a;
a=true;
另外:要注意,在JavaScript中变量是区分大小写的。

对于JavaScript中变量类型的转换,例如:
var a="2.375";
var b=a-2;
var c=a+2;
则,b的输出会是0.375,c的输出会是2.3752,这是因为:

(1)因为字符串不支持减法运算,所以系统会自动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。
(2)因为字符串可用加号作为连接运算符,所以系统会自动将数值转换为字符串。
因此,为了让字符串和数值之间进行相互转换,JavaScript定义了三种强制类型转换:
toString():将布尔值、数值等转换成字符串。
parseInt():将字符串、布尔值转换成整数。
parseFloat():将字符串、布尔值转换成浮点数。
因此,可以这样做:c=parseFloat(a)+2;

另:在JavaScript中,在一个function中定义的局部变量是在整个function中起作用的,不管这个变量是否被function中的代码块包裹,例如:

 function test(){
     flag=true;
     if(flag){
         var a=3;
    } 
    alert("a="+a);  
 }

那么,这个函数中的a=3的值是在整个函数体内有效的,所以,alert输出的值肯定是a=3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入门客AI创业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如有疑问请联系rumenke@qq.com。